检测类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
检测项目装配式构件质量验收检测
检测标准装配式建筑质量检测
检测报告一式四份
检测周期7个工作日
装配式结构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装配式结构施工后,预制构件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3的规定,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部位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3.7的规定。
2 装配式建筑材料检测
2.1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见证取样
2.2 装配式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的有关术语及规定
2.3 装配式建筑材料检测的一般规定
2.4 部分主要建筑材料检验取样的有关规定
2.5 实训项目:混凝土和钢筋检验批的质量检验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在装配式结构吊装前应充分了解到该工程项目结构特点,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从而能够编制出较为合理的构件吊装方案来。通过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审核之后,将其报送到监理部门再次审批,并且重视现场平面布置图纸的会审。在场地布置的过程中,堆放构件的顺序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吊装进度。在计算施工塔吊吨位的时候,应当明确预制构件的重量,塔吊与大型预制构件在安装位置上应当接近。从而对吊装顺序、预制构件进场顺序做好周密计划,避免因构件对方混乱而对安装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对计划安排运输到施工现场构件应加强对其外观质量、预埋件位置、使用部位编号等来进行复验。在预制构件吊装前,技术部门与安装管理部门应对部位吊装方案进行明确,并做好事项等的交底作业,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在构件吊装前应加强对吊装设备的检查,在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在构件安装前应对安装部位轴线与控制线进行严格校验与标识,在准确无误后吊装。

安装质量检测,在对装配式结构进行现场安装时,应明确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如构件控制点设置、预制构件安装和固定、连接节点浇筑、套筒灌浆施工和预制构件进场校验等。在施工现场预制构件中应加强对构件尺寸偏差、结构质量及外观的检查与验收,在结构质量检验中主要是对预制梁、预制柱等梁板类简支构件的质量检查,在施工前应设置好测量控制点,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在安装构件之前,应当复核控制点。在安装构件完成以后,需要固定已经安装好的预制构件。在质量检测当中,不但要检测安装尺寸和偏差大小,还要检测预制构件同结构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焊接方面的质量,以及对后浇节点混凝土浇筑质量、外观强度等的检测。在预制外墙板的使用中还要加强对外墙板接缝防水性能检测,在主体结构装配式施工中,对施工完成主体结构应进行垂直度观测与沉降观测,将观测数据作为质量控制检测内容。
预埋传感器法embedded sen sor method 灌浆前在套筒出浆口预埋传感器,灌浆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对灌浆饱满度实时监测,灌浆结束10min后再次通过传感器对灌浆饱满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X 射线法X-ray method 基于X射线探伤原理,用X射线透照预制构件,从荧光屏或所得底片上显示灌浆套筒或灌浆孔道内部的灌浆缺陷的方法。冲击回波法impact echo method 通过冲击方式产生瞬态冲击弹性波并接收冲击弹性波信号,通过分析冲击弹性涉及其回波的波速、波形和主频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或内部缺陷的方
法。
http://jingliang188.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