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建筑幕墙材料检测中心报告幕墙性能检测包括风压变形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即通常所谓的“三性试验”。必要时可增加平面内变形性能及其他性能检测。即所谓的“四性”。
1江岸区建筑幕墙检测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要注重材料的选择
1.1 保证材料的性能
幕墙工程的选材不仅要考虑其种类,还要考虑其性能,例如:空气渗透性能、抗风性能、变形性能、雨水渗透性能等。因此,材料和构件须要严格检查其产品合格证书、复检报告、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2 满足刚性需求
在设计建筑幕墙工程的整体框架和装饰面板时,要考虑其抗风性和负荷性还有自身的重量,这就需要设计者选材时特别关注配件和材料的强度等其他性能。例如:玻璃幕墙的骨架选用,一般会用到铝、钢或其他不锈钢材料,铝合金是很好的,它具有成本低、质地轻、易加工、散热快等优点。铝合金目前已经成为幕墙材料的通选,品种也很多,有155号、140号、120号等不同性质的产品。
1.3 要考虑温度、负荷等引起的变形
冬季和夏季温度的变化和天气的影响,都可能会对建筑幕墙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热胀冷缩引起材料扭曲变形、结构错位、移位等情况的出现,因此,要特别注意构件之间的连接。
1.4 设计美观的同时不能忽视防护设备的安装
建筑幕墙工程层间缝中会安装防火封堵,一般会采用1.5mm厚的镀锌铁皮,之后固定好防火岩棉,以达到防火的目的,**人身安全。合理选用保温材料:材料的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同等重要,近几年来,由于保温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幕墙和金属屋面发生火灾的事例不胜枚举,设计时不能仅仅考虑美观,安全问题一定不能忽视。一般比较保守的材料,如:珍珠岩板、泡沫混凝土板等属于不燃材料,而设计者们偏爱的一些新型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都是火灾发生的导火索。国家大剧院采用岩棉作为保温材料铺在隔音板上,大连的贝壳博物馆也采用岩棉保温,实践表明,虽然岩棉的性能好、厚度小且符合环保的理念,但是,导热性能活跃,容易成为引火索。挤塑保温板,在温度达到80℃时即可被引燃,中国建研院的主楼陶板幕墙就采用50mm的挤塑板保温,在焊接骨架的时候,曾多次发生火灾,很危险,施工人员和焊工不得不时刻待命,若有火灾便冒着生命危险扑救。因此,在使用新型材料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低,这一定要引起设计者们的重视。
1.5 新材料的使用满足外观和安全的需要
有许多正在发展的建筑幕墙工程新材料,如:酚醛泡沫保温板、压缩岩棉外包钢板、无机轻质复合板等。酚醛保温板,俗称电木,是一种不易燃的材料,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K值达到了0.028W(/m2·K),防火达到B1级,碰上喷枪的高温火焰也不会轻易被引燃,若发生火灾,其表面会自行生成一种碳膜从而熄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许多建筑诸如:通州看守所办公楼、广州NBA体育馆等都采用这种酚醛保温板。
2.江岸区建筑幕墙检测细节决定成败
2.1 重视细节的重要性
建筑的建造重要的就是讲求细节,若抱着一种随意马虎的心态,不注重细节,就会出现很多失败的作品。细节是对一个设计者大的考验,在一些隐性区域中,例如:截面、横梁、壁厚等,设计师们要进行系统的细化构造,还要保证其性能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Natasha Jen(任黛珊)在谈及设计的工作方式时,这样解释:“我们会为设计去做很多调查和研究,一旦有了想法,就不断地去推敲和打磨,将其打造得比预期还要好,我们肯在设计上花时间。”
2.2 设计要与周边环境配套
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喜好、站在大众的审美角度去设计各种造型不同的幕墙,但自由发挥是相对的,设计者在设计工作展开之前要充分调查周边环境,了解周边建筑的排布方式和整体造型,设计出来的幕墙一定要与建筑的功能和种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光照问题,设计出来的幕墙应与光线等融为一体,相互呼应,让高层建筑也能呈现出一种自然美,减少传统建筑中钢筋水泥的厚重感和压迫感。
2.3 注重中庭防火的设计
防护措施也需要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中庭防火有两种措施:
a)中庭周边的房间面向中庭的墙采用不燃性墙体,门窗使用防火玻璃或防火钢板,实现建筑墙体与防火墙的合二为一。例如电视文化大厦的主楼有近百米高的内庭,其阳台进出不整齐,因此采用此种措施。
b)中庭独立采用防火玻璃幕墙。有着30层高的中庭的上海金茂大厦则采用独立的防火幕墙,还有北京电视大厦的中庭,240m之高,长31m、宽36m,由防火玻璃幕墙所包封,还有广州西塔,高432m,**部40层,全部由钻石形防火玻璃幕墙所封闭。
2.4 防火设计也要细节化
a)防火岩棉由铝型材承托,铝材融化速度很快,防火材料会马上掉下。
b)百叶通风窗要可以闭合,防烟。下层火会很快烧掉百叶窗,火势会蔓延进梁空间。
c)当火势蔓延进入梁空间后,上窗下沿需要防烟封堵。
d)打耐火密封胶的铁板时,要特别注意边缘上敲30°。
3.江岸区建筑幕墙检测幕墙设计与信息技术结合
3.1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幕墙设计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行业的完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领域也已经拓宽到建筑行业,对建筑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幕墙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如今,计算机已然成为设计人员重要的设计工具,计算机绘制比手工绘制出来的线条更加准确,利用三维模型表现出来的幕墙设计图也更直观和立体,传统的建筑二维观也渐渐淡出建筑者们的脑海。近几年,许多建筑设计软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3D也已经不再新奇,取而代之出现的是更专业的3DVIZ或3DMAX,设计师们可以利用这类软件提供的设计平台,充分发散自己的设计思路,展示出更加成熟、设计感更强的幕墙作品。
3.2 幕墙建造管理方式的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幕墙行业的使用中也体现出相当的优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疑为幕墙建造等建筑行业带来了福音。可以有效实现幕墙行业内部各个公司和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合作和技术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共享,让业内设计者们在一时间接收到幕墙设计的新理念。信息化的普及,可以让幕墙建造管理方式由粗放逐渐转变为细致,各个操作环节环环相扣。
4.设计人员提高专业知识,设计新颖作品
4.1 幕墙设计队伍向现代化转型
幕墙设计者们不仅需要基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美学鉴赏能力。在设计中学习,在学习中设计。设计者们要多看别人设计的幕墙成品,还有一些国外设计大师的作品,但不局限于模仿他们的设计形式,而是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寻找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幕墙设计者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只有被赋予了文化底蕴的作品,才能彰显设计的*特之处,才能打动人。再与众不同的设计也是建立在基础的专业知识水平之上,因此,不能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基本功。
4.2 设计软件辅助思考,激发创意
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不仅为设计者们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设计工具,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这些软件的过程中,设计者们的思维模式、创作内容和创作理念也会受到影响,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C-Computer Aided Design)的到来和出现,使传统的尺规作图逐渐被淘汰,因此,幕墙设计者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变化,掌握计算机作图,将这项技能运用到建筑幕墙工程的设计中去。
5.优化外型的同时兼顾质量和成品
5.1 设计要考虑资源的合理性
设计是幕墙建设的灵魂工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是根据投资的规模和工程造价决定的,而施工图设计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也更为细致了。德国工业设计师Dieter Rams提倡设计的细致,他说过:“设计一定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这是未来的方向。我们要逐渐抛弃一次性产品。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环境,还要考虑到城市资源。否则,我不知道这个星球的未来会怎样。”建筑人员们都应该保持着这样一种理念,设计出更加实用、坚固、精细的幕墙产品,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实现幕墙的节能环保、可持续性发展。
5.2 设计与施工融洽
对于一些关键节点,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若遇到与设计不相符合的情况时,要以实际情况为主,不能追求设计的完整性,一味的去迎合设计还原,因为建筑幕墙工程还要以实用为基础,设计排在二位。例如:在幕墙外侧的接缝处要考虑到防水、保温、隔音、防火等因素,保温材料一般为20mm厚、导热系数≤0.070W(/m·K)的厚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或者32mm厚的、导热系数≤0.030W(/m·K)的厚XPS挤塑聚苯板,其设计要求的材料可能不能满足保温、隔音等材料的特性,这时候施工人员就要与设计者相沟通,同时达到设计目的和满足施工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是博大精深的,其需要的不仅是基础的设计技能,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一项全才的技能和工作。设计要与施工、生产、建造、运输等一整条产业链整合起来,力求做到设计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材料标准化、施工团队的专业化,综合上述原则和注意事项,幕墙的设计要做到安全、经济、实用和美观,顺应当今时代的主题,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使建筑幕墙工程朝着节能、美观、*特、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