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公司房屋安全鉴定机构
检测报告一式四份
检测类型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
检测类型房屋可靠性鉴定
检测类型房屋抗震鉴定
洪山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工作要点 1、
洪山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工作要点混凝土结构强度现场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钻芯法等);
2、现场砌体砂浆强度检测(贯入法、回弹法等);
3、现场砌体强度检测(原位轴压法);
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无损检测);
5、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静荷载试验(挠度、抗裂、承载力、裂缝宽度);
6、混凝土后锚固抗拔承载力检测;
7、结构变形检测(沉降、倾斜、裂缝等);
8、混凝土外观质量与缺陷检测(超声波检测);
9、砌体结构变形与缺陷检测(裂缝、风化、剥落、垂直度);
10、钢结构内部缺陷(超声波检测);
11、钢结构网架变形。
洪山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工作要点必要性和检测时机
有为数不少的民用建筑,或因设计、施工、使用不当而需加固,或因用途变更而需改造,或因使用环境变化而需处理等等。要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必须对建筑物在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方案,而建筑结构可靠性检测所提供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评价。
1、建筑物大修前的全面检查;
2、重要建筑的定期检查;
3、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检测;
4、建筑物**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检测;
5、为制定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检测过程及内容
1、初步调查
图纸资料;建筑物历史;考察现场;填写初步调查表;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试验工作大纲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
2、详细调查
2.1结构基本情况勘察: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圈梁、支撑布置;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结构及其细部尺寸,其他有关的几何参数;
2.2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结构上的作用;建筑物内外环境;使用史(含荷载史);
2.3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检查:场地类别和地基土(包括土层分布及下卧层情况);场地稳定性(斜坡);地基变形,或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评估地基承载力的原委测试或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包括开裂、腐蚀和其他损坏的检查);其他因素(如地下水抽取、地基浸水、水质、土壤腐蚀等)的影响或作用;
2.4材料性能检测分析:结构构件材料;连接材料;其他材料;
2.5承重结构检查: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结构支承工作情况;建筑物的裂缝分布;结构整体性;建筑物侧向位移(包括基础扭转)和局部变形;结构动力特性;
2.6、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2.7易受结构位移影响的管道系统检查。
3、安全性检测评级
4、抗震性能评级

房屋安全检测技术
(一)墙体检测——红外检测技术
新旧建筑墙体砂浆粉层剥离,将导致渗漏,大面积脱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1、检测原理
红外检测技术是新发展的鉴定建筑物外墙粘结质量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红外辐射对物体或材料表层进行检测和测量。外墙存在脱落、空鼓等粘结缺陷部位,降低了热传导性,太阳照射后的热辐射和传导使缺陷、损伤处的温度分布与质量完好的面层温度分布产生明显差异,经红外成像高精度的温度分辨,能直观检出缺陷和损伤的所在。分析外墙的红外热像特征图谱,并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即可确定外墙的粘结质量。红外热像检测外墙饰面应在无雨、低风速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时应考虑建筑物的方位、日照情况、周边环境有无遮挡等因素.选择较佳拍摄时间,对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外墙饰面损坏情况。
2、红外检测技术的特点
探测器焦距20cm——无穷远,适用于非接触大面积的遥测:探测器只响应红外线,故白天、黑夜均可以工作;红外热像仪温度分辨率高达0.1——0.02℃,探测变化温度的精度高;测温范围—50——2000℃。应用领域宽;摄象速度1——30帧/s,可作静、动态目标温度变化的探测。
3、红外热像检测的优点
红外热像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技术,不会破坏被测温度场;直观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温度分辨率高,一般可达0.1℃;可采用多种信号显示;可进行数据存储、计算机处理、几何处理;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二)地基基础检测
房屋安全鉴定中对地基基础的鉴定,一是根据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二是根据地基基础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而确定已有房屋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是很困难的。但是地基基础的有害变形、不均匀沉降、滑移和承载力不足,而引起上部结构的裂缝、倾斜和变形是容易测定的。当地基基础发生较大沉降或沉降差时,房屋上部结构必然要出现因沉降产生的裂缝(即沉降裂缝)或设备运行不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我们参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通过对上部结构损坏程度的检测,就可以较准确的鉴定地基基础的危害程度。房屋上部构件达到下列损坏程度即属危险构件,基础亦属危险:
1、沉降。通过用精密水准仪检测,地基沉降速度连续 2 个月大于 4mm/月,并且短期内无终止趋向;
2、倾斜与裂缝。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其沉降量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上部墙体产生沉降裂缝宽度大于 10mm,且房屋局部倾斜率大于 1%;
3、滑移。由于地基不稳定而产生的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 10mm,速度连续 2 个月大于 2mm/月,并对上部结构有显著影响,且仍有继续滑动迹象;
4、承载力。基础承载能力小于基础作用效应的 85%(R/r0S
http://jingliang188.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