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类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
检测项目装配式构件质量验收检测
检测标准装配式建筑质量检测
检测报告一式四份
检测周期7个工作日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本条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组成划分为主体结构系统、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部分,与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保持一致。本规程*4~5章内容涉及的结构材料、构件、安装与连接质量、结构性能的检测主要是针对主体结构系统的检测;*6~8章内容主要是针对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检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检测工作宜于建筑物安装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进行,检测项目宜包含涉及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材料、构件以及连接等。 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现场补充检测:1涉及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材料、构件以及连接的检验数量不足;2材料与部品部件的驻厂检验或进场检验缺失,或对其检验结果存在争议;3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4对施工质量有争议;5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需要分析事故原因。

2 装配式建筑材料检测
2.1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见证取样
2.2 装配式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的有关术语及规定
2.3 装配式建筑材料检测的一般规定
2.4 部分主要建筑材料检验取样的有关规定
2.5 实训项目:混凝土和钢筋检验批的质量检验

现场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检测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检测时,所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应处于正常状态。现场检测获取的数据或信息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记录时,宜用表格,并应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应追记、涂改;2仪器自动记录的数据应妥善保存,必要时宜打印输出后经现场检测人员校对确认;3图像信息应标明获取信息的时间和位置。

在装配式结构吊装前应充分了解到该工程项目结构特点,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从而能够编制出较为合理的构件吊装方案来。通过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审核之后,将其报送到监理部门再次审批,并且重视现场平面布置图纸的会审。在场地布置的过程中,堆放构件的顺序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吊装进度。在计算施工塔吊吨位的时候,应当明确预制构件的重量,塔吊与大型预制构件在安装位置上应当接近。从而对吊装顺序、预制构件进场顺序做好周密计划,避免因构件对方混乱而对安装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对计划安排运输到施工现场构件应加强对其外观质量、预埋件位置、使用部位编号等来进行复验。在预制构件吊装前,技术部门与安装管理部门应对部位吊装方案进行明确,并做好事项等的交底作业,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在构件吊装前应加强对吊装设备的检查,在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在构件安装前应对安装部位轴线与控制线进行严格校验与标识,在准确无误后吊装。
检测报告应结论明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对于容易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应以文字解释或图例、图像说明。条文说明:检侧报告是工程质量评定和结构性能评估的依据。当报告中出现容易混淆的术语和概念时,应以文字解释或图例、图像说明。检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委托方名称;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检测原因、检测目的及以往相关检测情况概述;5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检验方式、抽样方法、检测数量与检测位置;检测项目的主要分为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检测机构的有效。条文说明:本条提出了检测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http://jingliang188.b2b168.com